|
|
|
|
|
|
|
|
|
|
(本站讯)3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承办的“三易三维杯”2025年山东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行。石油工业训练中心指导的16支大学生团队赴现场参加比赛,经过激烈角逐,获得一等奖13项、二等奖3项,其中,在“新能源车”和“智能+”2大赛道中获6项冠军、4项亚军,充分展现了我校大学生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
图 参赛师生合影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选拔赛和全国决赛的三级赛制,每两年举办一届。根据2025年国赛安排,本届山东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设置了“新能源车”、“智能+”和“虚拟仿真”3大国赛赛道(含7个赛项)以及山东省赛自主命题赛道,吸引了全省31所院校305支队伍1236人报名参赛,通过答辩/实物演示、实物竞技比拼、实践创新等多种竞赛模式,经过为期2天的角逐,共产生一等奖63项、二等奖127项、三等奖20项,全面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工程伦理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
在工训中心与澳氏集团联合指导下,参赛队员们历经了近一年的潜心学习与精心备赛。期间,借助暑期专项集训和寒假冬令营冲刺等高强度训练活动,队员们在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大幅提升了参赛作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进入赛场前,队员们从结构、电路、软件等方面再次确认参赛作品的运行状况。实践创新环节,队员们专注投入,围绕作品调试、数据分析和方案优化开展高效协作,应用所学知识现场解决组委会发布的工程问题。赛场上,参赛团队遵循“更准、更快”的竞技要求,高效沟通、密切配合,沉着冷静地启动作品、仔细认真地观察运行,实现了机械结构重复误差低于1cm/17m、机械臂放置误差低于0.5mm、图像识别精度高于99.9%,以满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太阳能电动车、温差电动车、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和智能救援等赛道的6项冠军。
图 智能救援赛前准备 图 太阳能充电环节
图 智能救援赛项决赛现场 图 太阳能电动车决赛现场 图 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决赛现场
竞赛期间,青岛电视台对赛事进行现场直播报道,我校参赛学生赵一平接受采访。
图 青岛电视台采访我校参赛队员
作为本届山东省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的共同承办方,工训中心十余名教师参与赛事的前期筹备及现场执裁、作品检录、赛场服务等工作,有效保障了竞赛的顺利进行。
图 智能物流搬运赛场裁判 图 太阳能电动车赛场裁判 图 太阳能电动车赛前充电指导教师
中心遵循“源于问题、归于实践”的教学理念,形成了“训创一体、赛创融合”的创新育人模式,引导学生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系统化实践能力、高层次创业素质,助力学校培养拔尖创新实践人才。
附:我校学生参赛获奖情况:
序号 | 赛道 | 赛项 | 团队成员 | 奖项 |
新能源车 | 梁城、张仲旭、任笑田、冯旌钊 | 一等奖(冠军) | ||
2 | 新能源车 | 温差电动车 | 赵博文、杨君豪、王世旭、张延鑫 | 一等奖(冠军) |
3 | 智能+ | 智能物流搬运 | 喻一鸣、赵怡哲、魏圣超、卢善芹 | 一等奖(并列冠军) |
4 | 智能+ | 智能物流搬运 | 齐松岩、宋嗣旺、陈孟晗、王玺 | 一等奖(并列冠军) |
5 | 智能+ | 生活垃圾智能分类 | 邱小腾、周宸卉、吕桂祥、姚宗甫 | 一等奖(冠军) |
6 | 智能+ | 智能救援 | 李展瑞、陈赟潇、邹建强、黄宇琛 | 一等奖(冠军) |
7 | 新能源车 | 太阳能电动车 | 张安、李佳鹏、王晓康、李思润 | 一等奖(亚军) |
8 | 新能源车 | 温差电动车 | 陈广争、王志豪、代万浩、李金泽 | 一等奖(亚军) |
9 | 智能+ | 生活垃圾智能分类 | 张振瀛、时首臣、徐延飞、高歌 | 一等奖(亚军) |
10 | 智能+ | 智能救援 | 赵一平、陈宇坤、刘修齐、韩吉宇 | 一等奖(亚军) |
11 | 虚拟仿真 | 企业运营仿真 | 薛雁鸣、王郑宇、王斌轶 | 一等奖 |
12 | 虚拟仿真 | 企业运营仿真 | 王佳璇、王思敏、魏楠 | 一等奖 |
13 | 虚拟仿真 | 企业运营仿真 | 金梓轩、王淼、纪泽荟 | 一等奖 |
14 | 虚拟仿真 | 企业运营仿真 | 王淇、林绰如、王一鑫 | 二等奖 |
15 | 虚拟仿真 | 工程场景数字化 | 陈宇航、鲁俊秀、吴善宇、史谕沛欣 | 二等奖 |
16 | 虚拟仿真 | 工程场景数字化 | 孟园、安佐源、邵俊涵、沈承旭 | 二等奖 |
(供稿人:马少华 郭卫萍 摄影:孙雅琼 审核:刘振东)